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37期會刊發行

秘書長的話:
從社會心理行為觀點談親子關係之影響
文:夫仁

當孩子在家庭中表現出較不若以往的言行,有些家長或長輩們習慣的標籤它叫「偏差行為」
或「叛逆」,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變了是件不得了的大事,非修正回來那個熟悉、可以掌握,順從指令的寶貝不可!一時不知所措!造就了衝突後對孩子採取了更甚以往的控制和管教,或如戰敗的公雞從此和孩子形同陌路,以疏離冷漠對待。有些家長會直接找單位說:「我的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是到你們這裡之後才開始變壞的,你們到底給了什麼錯誤的信念和價值教導,才讓他(她)變成這樣的」?此行為不但只會加深親子關係間的緊張,也連帶的和社區組織關係變得緊張!
家長在覺知孩子有了不同以往的言語行為後,要採取現行的管教措施前,或許可以試著了解
一下什麼是「偏差行為」?偏差行為在孩子的成長環境或成長經驗的事前脆弱因子是什麼?從社會心理行為的綜合觀點,孩子發生偏差行為可能原因,有先天性的疾病有成長過程的錯誤學習,有社會環境的不良示範,先了解脆弱因子,讓衝突事件發生至少不會不知所措或誤用失效的管教作為;常見抱怨像「注意力不足或過動──坐不住摸東摸西…」。父母可以試著關心他居家或社區環境中什麼誘惑吸引還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影起的躁動?「老不遵守行為規範—講也講不聽…」?家長或許得省思這樣的行為,是否學習自家中的哪位長者或兄弟姐妹或孩子本身對規範的不明確或怯於自我承諾?「對立反抗──老愛唱反調」可能和社會價值趨勢學習多元價值有關,家長可多留意環境趨勢作為管教適應上的調整。「無端焦慮感──沒事也在擔心害怕」可能和家庭及社會環境提供的安全感和自信有關,家長可以透過溫暖對話及關心破除孩子對社會缺乏信任感。「強迫行為──某些事一定要做到超乎尋常樣態,像洗手洗到破皮還要洗之類」這部分和自我內在的要求及家庭社會規範強制性有關,家長或可試著鬆動一些規定或要求,並鼓勵孩子可以接受的樣態就好,不需要一定要怎樣才叫對或好才安全。「選擇性緘默──問什麼都不說或事不關己的才說」孩子在成長階段會有一些莫名的堅持,像為兄弟姐妹承諾圓謊,或覺得過去的溝通經驗不舒服說也沒效,父母其實可以多點聆聽,讓對話的氛圍放鬆,也許可以改善。其他因孩子本身的人際關係不合諧,家庭父母失和或身份別而成的觀點標籤引發自卑情節…等都可能衍生偏差行為。
孩子的「問題」是很多,但這些「問題」並不代表孩子的心理是生病的或是難以管教的!從
兒童身心理發展的歷程來看,所謂的偏差行為或忤逆無非都是一種訊息,是家長們該調整管教方式或需要多點時間關心和陪伴的時候了。本會長期辦理親師座談會和親職成長團體的主因,就是希望試著透過座談交流的方式,讓參與社區課後照顧班的新生或舊生家長,可以知道孩子在家庭外的表現和課輔志工老師的觀察與觀點,透過交叉溝通方式讓家長們能從新認識不為己知的孩子的多面向。記得上期的會刊本人亦有提出家庭、學校、社區三方面牢固的交流關係,孩子的行為就不容易產生偏差,至今個人仍深信如此。

37期完整會刊連結:37期會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